确诊至2017年2月用药情况
本帖最后由 父亲岁月长留 于 2017-7-10 23:12 编辑父亲用药及复查情况整理如下:
时间用药情况 血液肺 骨肝 脑
2016.
04.28
因肋骨骨折初次检查 /CT99
右肺上叶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纵膈肿大淋巴结,大者2.2*1.7cm
;少量胸腔积液
左侧第7肋骨骨折
骨疼
超声
右叶见1.0*0.8cm囊性区,0.4*0.3cm斑块状强回声
/
无法完成大角度转头,翻身头疼
2016.
05.26-2016.
05.30
支气管镜确诊低分化肺腺癌,21号基因外显子L858R突变 / / 全身骨现象
左侧第7后肋及右侧肩胛骨骨转移
骨疼
/ /
头部症状依旧
2016.
06.20
/ 左肺下叶增加多个小结节状高密度影,大者直径0.5cm / 右叶下端4.5*3.9cm片状低密度影,左内叶结节状致密影。
MRC增强
双侧小脑半球、右侧额叶及右侧颞顶顶部皮层见换状增强。
2016.
06.29-2016.
08.01
凯美纳
8.18唑来膦酸
CEA 271.6 右肺上叶见6.0*4.3*6.6团块影。右肺尖可见大小约1.5*1.6cm,纵膈内淋巴结影1.9*1.2cm,双侧胸腔无积液 第7肋骨,第6肋骨外缘局部破坏
9月下旬骨疼
右叶下端见3.1*2.8cm低密度影,左内叶结节状致密影 脑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头部症状依旧
2016.08.02-2016.
10.14
凯美纳
住院复查(10-14)每天核糖核酸BP素,10.10唑来膦酸
CEA194.6
CA199 62.4
右肺上叶见6.0*5.3*6.6团块影。右肺尖可见大小约1.4*1.3cm,纵膈内淋巴结影1.9*1.2cm,双侧胸腔无积液 第7肋骨骨质破坏内见软组织密度影,较前片范围增大,第6肋骨外缘局部破坏
间歇性咕咚疼(双氯芬酸钠)
右叶下端见3.1*2.8cm低密度影,左内叶结节状致密影 MRC增强
右侧小脑见7mm结节样、右侧小脑半球,额叶、膜顶部脑沟及右侧小脑蚓见结节样。
2016.
10.15-10.20
凯美纳 间歇性咕咚疼(双氯芬酸钠)
头部症状消失
2016.
10.21-11.12
特罗凯
11.12唑来膦酸
CEA 493.3
CA199 58.94
CA125 83.10
谷内转氨酶59
间歇性咕咚疼(双氯芬酸钠)
肚子胀气,身上开始水肿
2016.
11.12-26
2992 66mg,水林佳护肝
CEA 598.8
CA199 57.64
CA125 107.1 ,谷内转氨酶42
第一二天吃完药后两小时刀割状疼痛,半小时后缓解(双氯芬酸钠在疼时不好使)第三天开始不出现此种疼痛,第8天肋骨持续疼痛两小时
吃水林佳后水肿消失,肚子间歇性胀气
2016.
11.27-1.7
2992 66mg与60mg穿插吃,水林佳护肝,斯达舒护胃
12.13打骨转针,后出现腿麻、寒战、恶心副作用,两天后好转
11.27-12.16无骨疼症状
12.17骨疼一天,12.19-21换止疼药(怀疑双氯芬酸钠引起胀气),疼了一天,晚上换回原来的止疼药,第二天上午疼,下午症状好转,12.21右腿麻,兹兹疼。28-30号无任何不适(66mg2992),1月1日开始间歇性疼。仰面躺时间长了会后背疼
肚子间歇性胀气
2017.
1.8-1.10
凯美纳(1.4号问诊医生建议说10月与8月未有较大变化,凯还有效果),斯达舒护胃
CEA>1000,上升100%,CA199 71.45,CA125 254.5,肝功恢复正常右肺上叶见最大截面积7.1*4.8团块影,较前增大。右肺尖可见大小约1.0*0.8cm,较前略减小,纵膈内淋巴结影1.8*1.0cm.
第7肋骨骨质破坏内见软组织密度影,较前片范围增大,第6肋骨外缘局部破坏
T1右侧椎板及棘突、T6双侧椎板及棘突局部骨质缺损。(新增)
从9月底开始肋骨间歇性疼,仰卧背疼,间歇性腿麻甚至无知觉,腿疼,一般短时间会自行缓解。
右叶见2-3个低回声结节,大者3.1*2.5cm.
右肝0.5*0.4cm强回声,考虑肝内胆管结石。(新增)MRC增强
桥脑、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右侧基底节区、右额叶及左颞顶叶见多发直径小于1.0cm以下类圆形明显均匀强化灶,边缘清晰。左额顶叶缺血灶。(变化较大?)
2017.
1.11-1.12
特罗凯+184
早上开始腿麻疼,换了特罗凯+184,到下午腿疼加剧,肋骨也开始很疼,止疼药也无法控制
2017.
1.13-1.22
入院治疗,培美曲塞加奈达铂化疗
1月14日脖子开始不能转动,化疗结束几天后好转。化疗出院后止疼药奥施康定,逐渐加量至早晚30mg. 开始嗜睡,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眼睛见光流泪。
2017.
2.02-2.08
因2,02晚上爆发性疼痛,入县城医院对症止痛。
医生换止疼药美施康定,早晚各90mg,加点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 头部症状加重,嗜睡,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眼睛见光流泪。
4个月耐药,9291有效性不高,建议服用2992 我妈妈21突变,吃易3个月,ceas升高,也在急求办法
Kor9o82uRn 发表于 2016-10-13 14:25
我妈妈21突变,吃易3个月,ceas升高,也在急求办法
影像为主的,怀疑进展了,拍个CT看看 SAMSUNG 发表于 2016-10-13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影像为主的,怀疑进展了,拍个CT看看
吃易时候做的是pet查出的,就是cea很敏感才做的pet发现的复发,当时增强ct都看不到,现在不知道做ct是否能看出来
yxdxxp 发表于 2016-10-13 15:33
能化疗还是优先上,靶向迟点可上.
化疗后会不会靶点变化,靶向药不好使了? 2016年10月10日~10月15日 蓬莱住院
10日
胸部三维,肝胆胰脾肾平扫,肝胆胰脾肾增强
异常:右肺上叶可见大小约6.0*5.3*6.6cm的团块影,密度不匀,周围见斑块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相应右肺上叶段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尖、后段支气管阻塞显示不清,右肺尖可见大小约1.4*1.3cm的结节状高密度影,周围可见毛刺征;双肺见散在多个小结节,边缘光整。左肺上叶舌段及右肺中叶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左肺下叶侧壁胸膜可见点状致密影。
双侧胸腔无积液,纵膈内见多发轻度肿大淋巴结影,大者约1.9*1.2cm。
左侧第7肋骨骨质不连续,可见骨质破坏,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向外突出,较前片范围增大,左侧第6前肋外缘骨皮质局部破坏,较前片相仿。
肝实质密度偏低,肝脏右叶下端可见范围约3.1*2.8cm片状低密度影,内密度欠均匀,边缘模糊,左内叶可见结节状致密影。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肝门结构清晰。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未见明显密度影。胰腺、脾脏大小、形态可,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肾大小,形态可,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双侧肾盂、肾盏无扩张;腹腔内无积液。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右叶低密度影轻度强化,周围见絮片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逐渐增强呈等密度影;胆囊、胰腺、脾脏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强化;门、腔静脉管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强化;门、腔静脉管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充盈缺损影。
诊断:
右肺上叶中央型肺CA并阻塞性肺炎,肿块较前略大;
双肺多发小结节,可疑转移瘤。
双肺纤维灶;
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
左侧第6/7肋骨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较前略加重;
肝内低密度影,较前片范围稍减小,
肝内钙化灶。
颅脑,颅脑增强
脑容积可,右侧小脑半球见一直径7mm结节样TIWI1低,T2W1高,T2-FLAIR高信号。脑室未见受压及扩张,脑沟、池显示良好,中线结构居中,颅骨板障及头皮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DW1(b=1000)右侧小脑半球见一斑点状高信号。扫描野内双侧筛窦窦壁粘膜增厚。
增强扫描:右侧小脑半球、额叶、膜顶部脑沟及左侧小蚯蚓见结节样。小环状明显强化高信号。脑膜及颅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双侧筛窦窦壁粘膜明显增厚。
总结:
脑内多发结节,符合转移瘤MRI表现,数目大小与2016-6-27相仿;
筛窦炎。
3、超声
双侧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及腹股沟区均未探及明显增大有意义的淋巴结。
心脏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主动脉瓣反流。
4、各项癌胚指标(血清)
AFP 3.09 (0-10.9)
CEA 194.6 (0-5.2)
CA19-9 62.4 (0-27)
CA 72-4 0.9 (0-6.9)
SCC 1.0 (0-1.5)
NSE 13.12 (0-16.3)
5、 血细胞分析-网织红计数(全血)
异常中兴粒细胞比例80.9 (50-70)
淋巴细胞比率13.0(20-40)
红细胞评价体积 83.3(86-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36.2(37-50)
6、 血凝五项(含D-二苯体)正常
7、 小生化(血清)
C-反应蛋白10.40(0-1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5(1.16-1.55)
8、 血沉 正常
9、 粪便(大便隐血+)
2016年8月1日
肝胆胰脾肾平扫,颅脑三维,胸部三维(CT99)
正常: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室系统无明显扩大,脑沟脑裂无增厚,中线结构居中,双侧筛窦、上颌窦粘膜增厚。
异常:右肺上叶可见大小约6.0*4.3*6.6cm的团块影,密度不匀,周围见斑块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相应右肺上叶段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尖、后段支气管阻塞显示不清,右肺尖可见大小约1.5*1.6cm的结节状高密度影,周围可见毛刺征;双肺见散在多个小结节,边缘光整。左肺上叶舌段及右肺中叶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左肺下叶侧壁胸膜可见点状致密影。
双侧胸腔无积液,纵膈内见多发轻度肿大淋巴结影,大者约1.9*1.2cm。
左侧第7肋骨骨质不连续,可见骨质破坏,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向外突出,左侧第6前肋外缘骨皮质局部破坏。
肝脏右叶下端可见范围约3.1*2.8cm片状低密度影,内密度欠均匀,CT值约44HU,边缘模糊,较前片明显减小,左内叶可见结节状致密影。
正常: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肝门结构清晰。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未见明显密度影。胰腺、脾脏大小、形态可,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肾大小,形态可,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双侧肾盂、肾盏无扩张;腹腔内无积液。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总结:脑CT未见明显异常;
考虑右肺上叶中央型肺CA,并阻塞性肺炎;
双肺多发小结节,可疑转移瘤;
双肺纤维灶;
纵膈淋巴结轻度肿大;
左侧第6/7肋骨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可能;
肝内低密度影,较前明显减少,肝内钙化灶。
癌胚抗原(CEA) 271.6
2016年8月16日 第一次骨转针
2016年6月20日
1、 肝胆胰肾平扫(CT99)
异常:肝脏右叶下端可见大小约4.5*3.9cm片状低密度影,内密度欠均匀,CT值约40HU,边缘模糊,左内叶可见结节状致密影。扫描层面左肺下叶多发小结节状高密度影,大者直径约0.5cm,左侧第7肋骨局部骨质缺如,相应软组织肿块形成。
正常:肝内胆管无扩张,肝门结构清晰;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胰腺、脾脏大小、形态可,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肾大小、形态可,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侧肾盂、肾盏无扩张;腹腔内无积液,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意见:
1、肝内低密度影,肝内钙化灶;
2、 左肺下叶小结节,考虑转移瘤;
3、 左侧第7肋骨改变。
2、超声
双侧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及腹股沟区均未谈及明显增大有意义的淋巴结。
3、颅脑及增强(MRC27899)
双侧小脑异常信号,左侧额叶斑点状异常信号,建议增强扫描检查除外转移;
多组鼻窦炎
颅脑增强:
双侧小脑半球、右侧额叶及右侧颞顶部皮层分别见一小环状明显强化。脑室未见受压扩张。颅骨板障及头皮软组织未见异常强化。
总结:脑内多发强化灶。
4、 基因检测
EGFR-L858R(21外显子)突变
6月29日 起使用凯美纳。
2016年5月26日
1、血液检查(血常规、血凝常规、传染性标志物)
血液异常指标
纤维蛋白原4.72 (1.7~4.7)
嗜酸粒细胞百分率 9.9(0.4-8.0)
嗜酸细胞计数 0.67(0.02~0.52)
RBC体积分布宽度 36.3(37~54)
2、心电图
窦性心律,多导ST段改变
2016年5月27日
3、支气管镜(1T260)
左侧各级支气管官腔通畅,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出血。
右侧右上叶尖端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表面被覆坏死物,前段及后段管口外压狭窄,尖嵴增宽,粘膜增厚水肿,右上叶、右中间干尖嵴略显增宽,右中、下叶开口正常,粘膜光滑,管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出血。
4、 右上叶尖端活检,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
低分化恶性肿瘤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 TTF-1(+), NapsinA(+),CK5/6(-), P63(-), Calretinin(-), Syn(-), CgA(-).
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意见为非小细胞肺癌,支持低分化腺癌,组织少,请结合临床。
2016年5月30日
全身骨现象,融合显像(显像剂,99mTc-MDP)
异常处:后位左侧第七后肋见条状放射性浓聚灶,右侧肩胛骨见放射性浓聚灶。
同机行CT及ECT,左侧第七后肋见条状放射性浓聚灶,相应CT层面示膨胀性骨破坏,软组织填充并突向胸腔。右侧肩胛骨见放射性浓聚灶,相应层面示骨质破坏,皮质欠连续,另见右肺上叶团块状占位,呈分叶状,部分见毛刺症,部分为水样密度。
意见:左侧第七后肋,右侧肩胛骨骨转移瘤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