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dio正式列入2017年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6年11月23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在线发布了2017版结肠癌和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与2016年V2版对比,新版指南出现了很多能改变临床实践的更新。其中,一个振奋人心的突破性进展就是免疫治疗被正式推荐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2017版NCCN指南首次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单抗pembrolizumab(Keytruda)和nivolumab(Opdivo)推荐用于具有dMMR/MSI-H分子表型的晚期结直肠癌(mCRC)的末线治疗。
这一进展从2015年6月的ASCO年会上就露出端倪。当时,会议公布了一项抗PD-1免疫治疗的研究结果——NCT01876511(Dung,2015 ASCO LBA100),研究旨在探索错配修复(MMR)基因状态指导下的抗PD-1免疫治疗在晚期癌症的价值。该Ⅱ期临床研究纳入已经接受目前所有标准治疗后失败的晚期病例,根据MMR状态将患者分为3组——MMR突变(dMMR)的结直肠癌(CRC)、MMR正常(pMMR)的CRC以及dMMR的其他肿瘤,给予抗PD-1药物pembrolizumab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20周时的免疫相关的客观反应率(irORR,也可称为有效率)和免疫相关的无进展生存(irPFS)期。
研究结果如下:
ASCO大会公布结果的当天,全球最顶尖的医学期刊N Engl J Med就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的全文(Diaz,N Engl J Med 2015),足见其里程碑式的价值。而在2016年ASCO年会上,该研究(Dung,2016 ASCO Abs#103)扩大了dMMR CRC组样本数(从11例扩大到28例),结果仍然维持,有效率(ORR)高达57%,中位PFS和OS尚未达到。
这项研究第一次通过MMR基因状态筛选富集了对PD-1免疫治疗有效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基于此,NCCN正式做出指南更新。该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不但为正陷于治疗困境中的晚期结直肠癌带来了突破性进展,还开启了免疫治疗的一个新思路——基于基因/标志物富集的“精准”免疫治疗。
接下来,新的问题又来了。PD-1抗体虽如此神奇,但在国内尚未上市,分子表型为dMMR/MSI-H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该如何安全获取并使用呢?咳咳,此处植入“硬广”——综合药物质量、安全性、价格以及距离等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建议患者到新加坡泰和国际肿瘤医院就诊,医生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可在医生的全程监护下安全用药。您也可以依照屏幕下方的联系方式先与新加坡泰和国际肿瘤医院在中国设立的转诊办公室进行沟通。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