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癌度怪鱼说】放大招:ALK基因突变治疗策略和方案探讨

[复制链接]
2850 2 癌度 发表于 2017-3-11 15:01:17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开篇

前面鱼博已经谈过EGFR基因突变的治疗策略和方案,反响分享不错,在癌友的呼声中,怪鱼博士又做了一期关于ALK基因突变的治疗策略和方案的探讨。如果您还想了解什么信息,可以下载癌度APP或者关注癌度微信公号留言给我们参与互动。

ALK基因突变简介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一种驱动基因,突变的形式有过量表达、形成融合基因,发生点突变等等。

ALK融合基因发现于2007年,全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突变频率为3.4%,东方人群4.1%,欧美人群2.5%,中国5.3%。有回顾性研究表明中国患者人群不吸烟患者ALK阳性的比例达到11.6%,EGFR/KRAS均野生的不吸烟患者ALK阳性比例高达42.8%。

ALK阳性虽然不如EGFR阳性患者数量大,但一方面其绝对数量在NSCLC中仅次于EGFR,另一方面其检测方法、病理学特征和ROS1、MET有一些相似之处,此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等也存在不小比例的ALK阳性患者,对于我们国人来说值得高度关注。

对于NSCLC来说,年轻、女性、亚裔不吸烟的患者较易出现该基因突变,组织学亚型中,粘液型腺癌中出现的比例较大。肺鳞癌患者ALK融合基因突变概率很低,有报道说1400个肺鳞癌患者里ALK融合基因的发生率为1.3%,虽然绝对数量较小,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对于鳞癌患者也是可以做一下ALK检测的,实际了解到的肺鳞癌病友中也存在ALK阳性并受益于ALK抑制剂的。

1.jpg

图1、ALK阳性NSCLC的典型临床及病理特征

ALK激酶域共有10个外显子(EXON20-29),最常见的EML4融合发生在EXON20外显子上。目前发现ALK有27种融合形式,主要的融合伴侣基因是EML4,其他的融合伴侣基因还有KIF5B、TFG、KLC1和PTN3等,因此检测时需确保这些融合位点都做了详细的覆盖,避免漏检。

2.jpg

图2、ALK常见融合伴侣基因及变体

ALK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分子亚型,与其他驱动基因互相排斥,也就是说,如果有ALK突变,那么其他驱动基因的突变可能性比较小,当然也有例外。

大约10-13%的ALK融合阳性患者同时携带EGFR、KRAS、BRAF或MET突变基因,近年来发现了EGFR和ALK双突变共存型的患者,癌度靶向治疗微信群里的小湖南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左肺ALK驱动,右肺EGFR驱动,分别使用特罗凯和克唑替尼,控制住左肺、右肺及脑部的进展)。

ALK基因的检测方法

ALK基因的检测方法有荧光原位杂交(FISH)、显色原位杂交(CISH)、免疫组化(IHC)、基于PCR的各种方法、NGS二代测序等。

FISH被FDA批准认可,长期作为ALK检测的金标准,不过缺点就是无法区分ALK融合亚型、无法同时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结构。

CISH和FISH具有一致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能观察到肿瘤组织的形态结构,其他缺点和FISH相似,无法区分ALK融合亚型。

IHC主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LK蛋白表达,罗氏的Ventana IHC试剂盒检测获得CFDA批准作为伴随诊断ALK的标准,其一致率与FISH非常接近,所以在病友中看到检测报告Ventana IHC阳性,这就提示可以使用ALK抑制剂,缺点就是无法区分ALK融合亚型,另外蛋白存在降解的可能,切片存储3个月以上就不建议Ventana IHC 检测。

RT-PCR方法简便可行,缺点是仅能检测少数融合亚型。

NGS二代测序可以检测任何融合亚型,值得考虑,因为ALK的二次突变涉及多个突变点位发生继发性的耐药机制。

3.jpg

图3、ALK基因的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ALK突变的耐药机制

4.jpg

图4、多种ALK抑制剂耐药性机制

(ALK融合基因阳性NSCLC)

导致克唑替尼产生耐药的原因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ALK激酶域继发性耐药突变、ALK融合基因拷贝数扩增、旁路和下游通路的激活、上皮间充质转化等。其中旁路和下游通路的激活,ALK通路和EGFR通路的活化突变有所相似。

激酶域的突变是公认的耐药机制。前面谈到,融合基因的结合在20外显子,继发耐药突变则主要发生在21-25外显子上,正常情况下TKI药物与EML4-ALK受体凹槽中ATP(三磷酸腺苷)口袋区结合,竞争性抑制ATP结合,产生抗肿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ALK融合基因突变使用ALK抑制剂才有效,包括最常见的EML4以及其他不常见的融合基因突变,ALK点位突变使用ALK抑制剂是无效的,所以我们不能看到检测报告里有ALK突变,就以为可以使用克唑替尼了。

激酶域突变会影响药物进入ALK活性位点的能力,使得药物失效耐药。

目前常见的耐药激酶域有L1196M(守门员突变)、C1156Y、F1174L、L1153R、D1203N、S1206Y、G1260A、G1269A、1151Tins、G1202R等。它们很多时候都是同时存在的,即突变具有广谱性,使得ALK药物耐药机制异常复杂。

有一点需要注意,ALK阳性患者耐药后几乎没有组织学类型改变的情况出现,比如腺癌变小细胞,这一点和EGFR有明显区别,我们在EGFR突变中谈到,10%左右在治疗后发生组织学类型改变。

5.jpg

图5、ALK继发性耐药的机制

ALK突变的治疗策略

克唑替尼

是目前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患者的小分子的TKI。

克唑替尼在 ALK 阳性 NSCLC 中的相关临床研究关键的两项研究:全球多中心PROFILE1014 研究,亚太多中心 PROFILE 1029 研究。

6.jpg

图6、1014研究设计图

PROFILE 1014 试验入组标准是 ALK 阳性局部晚期 / 转移性的、无既往治疗的非鳞NSCLC患者。研究结果用大白话说:在ALK阳性的NSCLC患者中,一线克唑替尼治疗与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相比,得到了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显著增加。PROFILE 1014研究确定了克唑替尼作为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首选治疗方案。

7.jpg

图7、1014研究无进展生存期PFS曲线

8.jpg

图8、1014研究客观缓解率ORR

PROFILE 1014 研究证实一线克唑替尼治疗明显优于标准含铂化疗,中位PFS分别为10.9月和7.0月,ORR显著提高,分别为74%和45%。

针对ALK阳性亚裔人群的克唑替尼对比化疗一线治疗的PROFILE 1029研究也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表明在亚裔人群一线克唑替尼治疗明显优于标准含铂化疗。用大白话说,1014确定了全球ALK阳性患者一线使用克唑替尼治疗,1029进一步确定了亚洲ALK阳性患者一线使用克唑替尼治疗的策略。

克唑替尼耐药后的治疗策略

克唑替尼治疗出现疾病进展,根据患者症状、转移部位、单发/多发病灶决定克唑替尼耐药后的治疗。克唑替尼治疗进展模式表现为三种主要进展模式:仅新发病灶,仅靶病灶进展,新发病灶和非靶病灶进展,约各占1/4,全面进展较少,仅5%。

局部进展或缓慢进展,如果一般情况良好,且无显著临床症状恶化,继续克唑替尼,并针对局部病灶进行治疗(如放疗、消融等)。

快速进展,化疗、ALK二代三代抑制剂、克唑替尼联合其他通路用药。

在这里主要说下克唑替尼耐药后化疗的策略,ALK二代三代抑制剂作为单独的部分介绍。回顾性研究表明培美曲塞/铂类化疗方案相比其他化疗方案在NSCLC非鳞癌ALK阳性患者中疗效更优,而对于鳞癌ALK阳性患者,耐药后的化疗方案一般考虑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或者白蛋白紫杉醇等方案。

9.jpg

图9、克唑替尼耐药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ALK二代三代抑制剂简述

10.jpg

图10、ALK抑制剂

艾乐替尼(Alectinib,代号CH5424802)

Alectini是罗氏公司研发的二代ALK抑制剂,能有效对抗不少ALK激酶区突变,且对脑病灶控制较好。基于J-ALEX试验结果,FDA于2015年12月11日批准Alectinib用于克唑替尼治疗后发生进展的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

药物服用方式:一线300*2mg,bid(日本);二线600*2mg,bid(美国)。随餐口服。胃溶胶囊。

色瑞替尼(Ceritinib,LDK378)

Ceritinib是瑞士诺华公司研发的二代ALK抑制剂。2014年4月29日FDA批准Ceritinib用于经克唑替尼治疗后病情恶化或不耐受的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

药物服用方式:750mg,qd(标准剂量),亚裔大多需要减量,600常见,最低剂量450。

空腹给药(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随餐服用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胃肠道反应减少,但肝损和新血管毒性增加。胃溶胶囊。

Brigatinib(AP26113)

AP26113是Ariad公司药物,一种新型的ALK和EGFR双重抑制剂,可强效抑制ALK的L1196M突变和EGFR的T790M突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2016年ASCO会议上公布了ALTA研究结果(Brigatinib的II期研究),达到了设计目标。据悉将于今年上半年被FDA批准上市。

药物服用方式:90mg,qd起,有进展逐渐加量;T1151T、I1171N突变120mg起,G1202R突变180mg起;脑转移患者需要达到180mg,病友实践中有加量到240mg耐受的。

空腹给药(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随餐服用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病友实践反馈AP耐药后有采用AP+184的方案,部分有效,但副作用巨大。胃溶胶囊。

Ensartinib(X-396)

X-396是由美国Xcovery研发的第二代ALK抑制剂,浙江贝达药业获得Ensartinib项目在中国市场的所有权益。

2016年ASCO会议报道了Ensartinib II期临床部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未用克唑替尼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8%,PFS最长已经超过32个月,进展的一名患者为Met扩增。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总有效率为77%(10/13),PFS最长的为29个月。克唑替尼和色瑞替尼耐药的患者总有效率为29%。

药物服用方式:225mg,qd(II期临床剂量),空腹给药(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胃溶胶囊。

劳拉替尼(Lorlatinib,PF06463922)

PF-3922是辉瑞公司研发的第三代ALK抑制剂,可抑制克唑替尼耐药的9种突变,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入脑效果较强,特别适合对其他ALK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

2016年ASCO会议上公布了该药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确定的给药方案为每日1次100mg,患者的总应答率为46%,3例实现完全应答,16例实现部分应答,中位PFS为11.4个月,另外还显示出缩小转移性的脑部肿瘤体积的效果。

病友反映AP耐药后3922不一定有效,主要优势在于脑部控制不错,但肺部控制不佳,尤其是胸水腹水的患者,主要可能是因为3922本身的两大棘手副作用,一是外周水肿,二是会增加积液,更多的积液导致治疗无效。可采用3922联合贝伐或V靶点药物来对抗,部分有效。

药物服用方式:临床剂量100mg,qd,病友实践20-100mg,qd,加减量以5mg为宜,最低20mg起;G1202R突变75mg起,超过50mg副作用较大;空腹给药(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肠溶胶囊。

塞卡替尼(AZD0530)

AZD0530是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Src抑制剂,体外实验显示克、色瑞联合AZD0530有可能解决Src激活导致克耐药的问题。

药物服用方式:临床剂量为125mg,qd,最低联合剂量50mg;空腹给药(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胃溶胶囊。

11.jpg

图11、AKT-TKI活性比较

ALK-TKI联合其他通路抑制剂

ALK-TKI联合HSP90、EGFR、MEK、MTOR抑制剂。

ALK-TKI的轮回

Lorlatinib(PF06463922)被作为ALK靶点的最后一张王牌,因为克唑替尼耐药的所有位点该药似乎都能克服,直到出现了L1198F。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名患者治疗经过。该患者首先使用克唑替尼,耐药后检测发现了C1156Y,但是这个患者对二代ALK抑制剂没有应答,不得已使用Lorlatinib,但是后面新出现的L1198F导致对Lorlatinib耐药,看似山穷水尽,却不曾想L1198F突变导致了与克唑替尼结合更好,逆转了C1156Y的作用,患者对克唑替尼重新复敏。

患者同时存在C1156Y和L1198F突变,造成了这种三代耐药重回一代的逆转。也许其他的突变位点如L1196M等和L1198F就没有这种协同效果,或者还有可能Lorlatinib耐药的原因是其他的旁路激活,如KRAS或EGFR等,具体的还是可以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来谨慎分析和对待。

ALK抑制剂的病友用药实践总结:

1 序贯策略:基本上ALK是采用1、2、3代药序贯使用,大致分为克唑替尼-AP26113-3922、克唑替尼-378-3922、克唑替尼-378-AP-3922的思路。对于4期病友,只要治疗方案正确合理,4-5年生存期的比例很高,希望很大,至于早期病友生存期更长,无愧于钻石突变的美名。

2 选择CH的病友不多,一方面是价格太贵,另一方面国内临床入组效果不太理想,一个病友6个月耐药,另一个10个月耐药,比日本临床数据差不少。

怪鱼博士认为,由于CH入脑能力强,初诊就脑转的病友可以把CH作为一线选择项。AP耐药后脑部进展或者脑部转移的病友用3922效果较好,但肺部同时进展的病友,3922不理想,主要体现在肺部控制不力,胸水腹水解决不了,水肿也很厉害。部分病友采用3922+贝伐有效,更多的因积液和肺部进展导致治疗无效而死亡。总之难度挺大。378耐药后有尝试AP结果有效的,但AP耐药后尝试378的基本无效,这和AP的多靶点抑制能力有关系。  

3 怪鱼博士做了初步的调查,克唑替尼的PFS反馈有5年多了,有些病友脑转后局部放疗后继续使用克唑替尼仍然有效,增加了克唑替尼的有效期。378的反馈有30个月,AP的反馈有3年左右。396因为使用时间不长,目前看来有使用半年以上的病友。

ALK药物基本上都存在间质性肺炎的副作用,据统计发生3级以上间质性肺炎的比例为1.6%,如果发生药物带来的间质性肺炎,要考虑永久停药。

ALK抑制剂停药的最新文献述评

近期我们癌度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关于ALK停药的最新研究(点击阅读:ALK抑制剂适时迅速停药,或可延缓耐药),文章指出对于ALK过表达的细胞模型,采用药物抑制时,癌细胞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治疗过程中突然停药,会让癌细胞一下子不适应,进而逐渐凋亡。当然,这个模型是体外和小鼠实验模型,并不是人体临床试验。

无独有偶,舒尼替尼(索坦)间断给药治疗肾癌的回顾性研究(回顾性是重新挖掘和分析过往的临床试验结果)和前瞻性研究(前瞻性重在挖掘新信息)得出了间歇式给药治疗是安全可靠且有效的,虽然样本量不大。

这些最新的研究启示我们新的可能,即ALK或者其他的靶点是否可以通过间歇式给药、剂量调整达到延缓耐药的目的,这也和我们的癌度船长的思路相近,即用进化的思维打抗癌的持久战(点击阅读:肿瘤的治疗和耐药:从进化的角度思考和应对),用不同的手段牵制癌细胞,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武器或者组合,同时宣扬正能量和精神力量,鼓舞广大的病友和家属,达到与癌共舞、和谐共存、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总结:

1 如果一线用Crizotinib,耐药后二线该选用何药?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有Ceritinib、Alectinib、Brigatinib或者Ensartinib等药物,令人眼花缭乱。究竟应该如何合理制定一线二线乃至三线用药的全局策略,在针对ALK突变的分子机制、脑转移病灶疗效、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上,需要平衡药物的疗效、毒性和经济学来选择。序贯治疗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但还需更多的临床数据来佐证。

2 克唑替尼耐药的机制包括ALK激酶域继发性耐药突变、ALK融合基因拷贝数扩增、旁路和下游通路的激活、上皮间充质转化等,需要根据耐药机制制定对应的策略,包括序贯使用二代、三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联合其他TKI,化疗等。

3 实践中,病友们在克唑替尼耐药后采用二代抑制剂时,绝大部分选择AP26113,原因众所周知,其yl药物质量相对可靠,价格相对较低能承受。ALK药物价格过于昂贵,制约了药物的应用。

4 针对ALK融合基因检测的方法前面已经列出来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法都需要肿瘤组织标本。液态活检(包括外周血、积液)的准确率伴随技术的进步在提高,外周血中的ALK等位基因丰度变化趋势可以辅助评估治疗效果。

不过目前的抽血测ctDNA检测ALK突变可能会有阴性,PCR等检测方法也还没有相应的产品,目前只能尽量地取耐药后的新发组织样本,进行二代测序检测。ALK突变还比不上EGFR突变检测组织与血液的吻合度。所以ALK耐药检测最好使用组织和血液相互验证,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实现精准治疗。

5 只有ALK融合基因突变使用ALK抑制剂才有效,EML4-ALK和其他融合形式疗效没有差异,但ALK点位突变使用ALK抑制剂是无效的,所以我们不能看到检测报告里有ALK突变,就以为可以使用克唑替尼了。此外,ALK突变丰度可能和ALK抑制剂疗效正相关。

6 ALK继发性耐药机制有一半不在ALK通路上,肿瘤进化具有高度异质性,耐药机制复杂多变,进化和药物选择压力充满敌意,初诊时的基因突变检测和耐药后的活检应该成为标准治疗策略,以便更为有效的应对耐药,而不是选择盲试。

欢迎大家的关注,更多内容可以关注癌度公众号,下载癌度APP,了解肿瘤治疗和护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正确合理的制定适合个体的最佳抗癌策略,共同努力,合力抗癌!

app二维码.jpg
微信二维码.jpg

2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7-3-14 09:21

南腔北调2016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17-3-12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可否介绍一下上海地区的二代基因测序机构?
癌度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7-3-14 09: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南腔北调2016 发表于 2017-3-12 16:18
可否介绍一下上海地区的二代基因测序机构?

是这样的,对于基因检测来说,不分具体的地区这些的,比如是在上海,但是基因检测机构是在北京,这个是通过邮寄方式实现样本传递的,而且为避免邮寄过程中出现问题,一般基因检测公司都是准备了专门的耗材的。最后,上海华东分部是有二代测序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